
EDA(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,即電子設計自動化),是芯片設計、仿真、生產的關鍵工具,也是芯片產業鏈最上游和被“卡脖子”的核心環節之一。
在這樣的“命脈”產業深耕,如今又選擇創業,對于芯瑞微(上海)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、董事長郭茹來說,回望來時路,依然愿“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" />
創業難,女性在硬科技賽道創業,面臨的挑戰更甚。
EDA(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,即電子設計自動化),是芯片設計、仿真、生產的關鍵工具,也是芯片產業鏈最上游和被“卡脖子”的核心環節之一。
在這樣的“命脈”產業深耕,如今又選擇創業,對于芯瑞微(上海)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、董事長郭茹來說,回望來時路,依然愿“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
PhySim-MuLan 2024
再出發:深耕行業提供國產解決方案
前Cadence中國區總監和系統部負責人、前Synopsys華南區大客戶經理……郭茹以EDA為“圓心”,近年來一直在國內外賽道馳騁。
僅在負責Cadence中國區的系統級仿真軟件業務期間,郭茹就組建了Cadence中國銷售及技術支持團隊,制定了中國地區戰略發展及市場開拓計劃,參與了Cadence公司重點產品線的規劃和決策,創造了任期部門銷售業績指數倍增長的“神話”。在全球EDA領域領軍企業深耕的從業背景,讓她具有了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豐富的EDA行業經驗,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、人脈資源,鍛煉了管理能力和領導力。
“這些經歷使我深刻了解全球EDA市場格局和發展趨勢,為創立芯瑞微提供了寶貴的市場洞察和戰略眼光。我將外企積累的先進技術與團隊管理經驗相結合,確保團隊具備先進研發能力和技術實力。” 郭茹說。
隨著中國加大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,“小而精”的EDA產業,在近幾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。根據此前媒體統計數據,2018年-2020年,EDA國產化率從6.24%提升到11.48%;到2025年,國內本土EDA市場將持續擴大,年均復合(2021-2025年)增速將超過14%,遠高于全球市場。
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,海外EDA企業仍然占據較大國內市場份額,國產eda軟件自給率相對較低,仍是芯片產業鏈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。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“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,為我國EDA行業注入新的活力,為半導體設計領域提供高品質的解決方案”,對郭茹本人及芯瑞微而言,都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和壓力所在。
據郭茹介紹,芯瑞微產品主要解決多物理場仿真領域的問題,應用場景涵蓋芯片、封裝、PCB及電子系統各個設計層級。尤其在chiplet/3DIC前沿領域,公司致力于解決先進封裝面臨的各項挑戰,包括多物理場仿真軟件的國產化和先進封裝設計的實現,立志為先進封裝和晶圓堆疊技術方向提供從國產仿真工具(EDA)到設計實現服務(Fabless)的整體解決方案。
破難題:負重前行迎來全新發展機遇
事實上,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,國內就開始投入EDA領域的研發,并在1988年啟動了國產EDA工具“熊貓系統”的研發工作。90年代初,我國歷史上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DA工具“熊貓ICCAD系統”成功問世。但隨著海外EDA巨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,彼時發展尚較薄弱的國產EDA產業,遭受到巨大沖擊和壓力。
而在國家政策方面,相關政策頻繁出臺也為EDA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。如2016年,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就明確指出要大力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,并明確了我國需要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;2021年,工信部在《“十四五”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》中提出,未來要重點突破工業軟件,補足關鍵基礎軟件短板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(EDA)。
一方面,國產EDA產業經過低谷后進入高速發展階段,另一方面,一系列政策為該產業的發展“保駕護航”,國產EDA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
在郭茹看來,EDA軟件是連接電子系統設計與物理實現的關鍵橋梁,對于提高設計效率、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,具有技術壁壘高、市場需求大、創新空間廣泛等特點。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,推動EDA產業國產化有助于提升我國在信息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,降低對外依賴,保障國家安全和核心技術的掌控,對于提升國家整體科技實力至關重要。
“在推進我國EDA產業國產化的過程中,我們或將遭遇諸多挑戰與壓力。”盡管對國產EDA產業發展保持十足信心,但郭茹也對當前EDA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保持高度警醒。
接受記者采訪時,郭茹表示,由于EDA產業屬于高科技領域,實現國產化仍必須攻克一系列技術壁壘,而我國在EDA領域的專業人才相對匱乏,亟需加大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。同時,由于國際EDA巨頭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,國產EDA企業將面臨來自國際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與壓力,如何有效整合推動EDA產業國產化過程中的大量資金投入,也將成為一項挑戰。
開新局:彎道超車展現強勁韌性
創辦僅5年,芯瑞微已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、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、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榮譽。截至2024年2月,授權專利量22件、已下證軟著42件、授權集成電路布圖2件、已申請專利量36件。擁有業內獨家應用類型支持——添加匯流條進行電熱聯合仿真、獨家技術——熱模型降階抽取工具……總部上海,同時在深圳、成都、西安及硅谷設有研發中心,新加坡前沿研究院也已投入使用的芯瑞微,正是國產EDA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縮影。
“國產EDA產業在崛起的征程上,雖面臨著重重挑戰,但這些挑戰并未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。盡管技術瓶頸尚存,但國產EDA公司正全力以赴縮小與國際領先企業的差距,持續追求技術突破與創新。” 郭茹認為,在全球EDA市場,國外三巨頭占據主導地位,然而,國產EDA公司正憑借雄厚的實力和無盡的智慧,逐漸嶄露頭角,與巨頭們一較高下。
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,我國EDA產業也持續向好,表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。分析機構TrendForce發布預測,全球EDA產業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136億美元;中國半導體協會平臺發布的數據也預測顯示,未來幾年中國EDA市場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,復合年均增長率預計為15.64%,這意味著到2025年,中國EDA行業的總投資規模將超過184億元。
郭茹表示,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與支持,為國產EDA產業提供了堅實后盾;政策、資金、市場等方面的扶持,使得國產EDA公司如魚得水,快速發展壯大;同時,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雄厚的科研實力,也為EDA產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。這些都將推動國產EDA產業不斷向前發展,迎來“黃金時代”。
“我們深信,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,在眾多優秀人才的共同努力下,國產EDA產業定能實現更大的突破,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做出卓越貢獻。同時,我們也深知國際競爭的激烈性,因此將積極參與全球EDA產業的合作與競爭,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持續繁榮奠定堅實基礎。”郭茹說。
2024年3月8日,芯瑞微品牌正式升級為:
“裕興木蘭”(“PhySim-Mulan”)
其中“裕”和“興”蘊含繁榮昌盛、興起發展之意,“木蘭”則是勇敢、堅韌和智慧的女性圖騰。
正如新的品牌名稱所言,盡管女性在硬科技領域創業面臨諸多挑戰,但郭茹仍堅信,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書寫著新世紀“花木蘭”的傳奇。芯瑞微也必將用“木蘭仿真軟件”打開全球市場的大門,讓世界認可中國的硬科技力量,讓女性的力量在全球閃耀。
越來越多的“她力量”,正在為以EDA產業為代表的硬科技領域,賦能更多的“她智慧”。
2024年兩會期間,芯瑞微(上海)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有幸接受中國企業報的采訪, “她力量”的代表郭茹女士,向媒體、政府領導、兩會委員們展示了國產EDA的“芯”路歷程。
兩會現場領導及委員們在閱讀這份報紙的時候,一定可以感受到中國EDA企業的堅定信念!讓我們一起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提供中國解決方案而奮斗!